分享

11月13日,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组织召开“我的韶山行”研学运输安全保障暨“两客一危”车辆安全码赋码工作推进会,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惠彬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进主持会议。省交通运输厅运输处副处长曹亚平到会指导。

会议指出,“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运输不仅是一项交通运输保障任务,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政治工程,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两客一危”车辆安全码赋码工作,是交通运输部以数字化手段强化安全监管、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创新,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我省道路运输安全的坚固防线。
崔惠彬强调:
上半年,“我的韶山行”取得“零事故、零舆情、零投诉”的良好开局,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下一步要坚持源头管控“关口前移”,确保参与运输任务的“人、车、企”100%达标;要强化过程监管“刚性约束”,坚决落实“始发三方确认”制度,依托信息化平台做好动态监控,建立“报警—核查—处置—反馈”的30分钟闭环机制;要构建协同联动“共治格局”,主动协同教育、文旅、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运力预判、联合执法的协同机制,执行好“全省统筹、毗邻调剂”的跨市运力调度规定,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两客一危”车辆安全码赋码工作,是运用数字技术破解行业监管难题的创新实践。各市州要组织“两客一危”企业开展全覆盖、多层级、常态化培训,督导运输企业对照赋码指标,全面自查自纠,重点整治车辆证件过期、动态监控掉线、超速行驶等安全风险突出问题。省局将按月发布赋码结果,各级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据赋码码色实施差异化监管,将赋码结果与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运力新增等挂钩,构建“信用+监管”的新型治理模式。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此次课程精心设计,涵盖政策宣讲、经验交流及研讨环节,为下一步具体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各市州、县(市、区)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道路运输服务(事务)中心负责同志及“我的韶山行”研学运输、“两客一危”车辆安全码管理工作的关键岗位人员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