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以下简称“旧址”)是1928年朱德、陈毅策划、发动湘南年关暴动时的指挥部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司令部所在地。“旧址”于1996年、2001年、2004年先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湘南年关暴动是朱德、陈毅在南昌起义之后率领部分起义军辗转湘南,与中共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共同策划、组织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1928年元月12日,朱德化名王楷团长,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一四0团的旗号进入宜章。当晚,宜章县国民党政府县长杨孝斌等为一四0团长官接风洗尘,朱德、胡少海带十四名卫士前往赴宴,宴席中将二十多名反动官绅全部抓获。随即陈毅、王尔琢率部一锅端掉了县警察局、挨户团,俘敌400余名,智取宜章宣告成功,并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朱德、党代表陈毅、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蔡协民。湘南年关暴动的胜利,拉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尔后,湘南将近20个县(市)相继举行了暴动。整个湘南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浪潮。先后建立了宜章、郴县、耒阳等7个县的苏维埃政府和1个湘南苏维埃政府,组建了3个农军师和2个独立团。四月,国民党开始大举围剿湘南,面对敌众我寡的严重形势,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退出湘南,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实行革命军队与地方党组织、工农群众紧密结合,开展建党、建政、建军,深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运动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践。湘南起义的斗争经验和军事力量的加入,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正如萧克将军所述:“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
“旧址”坐落在宜章县城中心,为清代建筑风格,青砖白墙二层木楼、瓦房结构,占地4084m2,建筑面积2789m2。始建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初为清代守备署,1919年改为县立女子职业学校。1999年“旧址”按1928年的原貌进行了全面修复,整个修复工作始终坚持“恢复原状,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下了这座建筑的底色。同时复原了当年暴动时的指挥部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司令部;朱德、陈毅、王尔琢、胡少海的住房和工农革命军的练兵场、辎重室和警卫战士住房以及水井等。展出各种实物187件,其中有当年工农革命军用过的大刀、汉阳造、军服、军被等,整个“旧址”重现了1928年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的原貌。
为了更好地、更系统地向广大观众展示湘南暴动壮观的历史,丰富陈展内容,在宜章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下,2003年经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批准兴建了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2148㎡,陈列面积1148㎡,于2004年9月开馆。共展出珍贵的历史图片325幅,实物186件,珍贵文献资料13份。2008年3月,按照中央的安排,纪念馆被列入首批免费对外开放的单位。2010年、2019年纪念馆借助红色旅游发展的强劲势头,顺应当前纪念馆免费开放的政策要求,对纪念馆从内容、形式到陈展面积进行了两次全面的提质改造。新增加了声、光、电、动等新的陈展形式,把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揭示湘南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所占有的独特地位,丰富的精神内涵,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纪念馆,通过耳听、眼看、心想,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经过多年的努力,“旧址”、纪念馆这一神圣的殿堂以配套齐全、功能完备,既受教育、又可旅游的新姿态展示在人们的面前。现已接待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国内外旅客、中小学生和各界观众660万余人次,深受大家欢迎。
图片: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旧址正门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旧址侧门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指挥部会议室

			
			
			
        
                
				
				

